魔鬼都藏在細節里——亞洲排名第一的醫院防癌體檢是什么樣的?
魔鬼都藏在細節里——亞洲排名第一的醫院防癌體檢是什么樣的?很多商業體檢機構,眼里只有經濟利益,很多花里胡哨的高大上的體檢項目,其實就是“雞肋”,完全沒有任何診斷價值或診斷價值非常有限。
這樣的體檢,不但不能救命,有時候還會害命,因為它會給你一個錯誤的信號:我完全正常,從而放松了警惕。
癌研有明醫院成立于1908年,從成立之初,癌研有明醫院就是以治療癌癥為目的的專門性醫院,醫院集合了所有的癌癥檢查、治療和研究,一直保持著日本癌癥綜合排名第一、亞洲綜合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成績,國際抗癌聯合會事務局就設立在該院。
作為癌癥??漆t療中心,癌研有明醫院擁有20個手術間、700張床位,護理人員800 多人,設有36個專業學科,醫院設施、技術先進,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擁有世界先進的診斷和治療技術,一直推動著日本乃至世界癌癥治療技術領域的革新。其綜合實力排名亞洲第一,胃腸道腫瘤診療水平尤其卓越。醫療設備價格
此外,子宮頸癌、乳癌、前列腺癌、肝癌、肺癌、黑色素瘤治療都排名前三位,全球很多患者慕名而來。
在國內體檢時,你需要做的檢前準備,可能就是前一晚晚飯后開始禁食,體檢當天早上不吃早餐、不喝水。
檢前45天:體檢者(視頻中的鄒媽媽)就需要填寫詳細的問診表,包括近一年的檢查報告信息、既往病史、用藥史、手術史和家族病史等,以及對自身健康的擔憂方向。醫院需要確認鄒媽媽體內是否有金屬(如安裝過金屬支架),能否做核磁,是否用藥,并提醒檢前一個月需要避孕。
檢前15天:醫院提供的代餐及采集器通過中介公司送到了鄒媽媽的手上,由工作人員代為指導代餐和采集器的使用,并確認鄒媽媽的身體狀況。
這些看起來“麻煩”的步驟,卻能幫助醫院的體檢醫生更充分地了解體檢者應當規避的風險,及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從而更加精準地為體檢者提供解決方案,讓體檢更加安全,也更加有效。
但實際上,醫療設備價格設備是用錢就可以買到的,大型體檢機構基本不缺設備,而是缺少能夠熟練操作設備、精準解讀影像的人。
影像診斷:由2名或以上擁有日本醫學放射線學會、日本核醫學會等認證資質的專業防癌醫師進行綜合診斷。
在國內,你可能發現體檢中心一上午就能檢查上百人。但是在日本包括癌研有明醫院在內的多家權威醫院,這都是不可能出現的。癌研有明醫院整個體檢中心,單批次可接待的體檢客戶上限是8人。
這是確保每一個體檢工作人員都是有經驗、有責任心的,每一個體檢步驟都能得到充分、完善實施的最大服務量。醫療設備價格而醫院不會為了增加服務數量就降低自己的標準,在這一點上,日本和美國的醫院都特別“軸”。
在國內,也許一個B超只需要三四分鐘,但是在日本,檢查時長可能是國內的10倍。體檢醫生在挪動超聲儀器時,幅度難以想象的小,步步為營;同時在檢查中輕聲告知鄒媽媽不斷轉換各種角度。
也正因如此,癌研有明醫院的體檢即使接待的人數少,每一個檢查項目都基本不需要排隊,但仍然需要耗時1-2天。
在癌研有明醫院,除了安靜、整潔的環境,還有無數人性化的細節服務,讓鄒媽媽感到特別被重視、被尊重。
抽血:抽完血后,護士為鄒媽媽在針口處貼上一枚小小的醫用膠布,并進行包扎,打上繃帶。這樣,鄒媽媽就不用一直按著針口了,完全不影響她活動。
椅子是可以自動調整的,還有專門的簾子將鄒媽媽和體檢醫生隔開。檢查完畢后,用來清理身體的干濕紙巾和衛生棉片也隨手可取。這些細節的設置,大大消除了婦科檢查的尷尬感。
在國內做超聲檢查時,給我們涂的耦合劑一般都是涼的。但是在癌研有明醫院,超聲耦合劑會加熱到比體溫高2-3度,以降低身體的不適感。檢查后用于擦拭身體的,也不是隨手甩過來的幾張紙,而是同樣加溫過的熱毛巾。
國內的胃腸鏡檢查非常痛苦,做過的人都不想做第二次。但是在癌研有明醫院,胃腸鏡檢查是無痛的,而且使用的不是麻藥,而是對身體影響更小的鎮靜劑,大概2-3分鐘人就會進入半夢半醒的狀態。由于劑量十分精準,一般在胃腸鏡結束后體檢者會及時醒來,但不會有任何不適感。
作為日本癌研會的附屬機構,在各種檢查技術尤其是癌癥篩查、診斷技術方面,癌研有明醫院一直在不斷創新,一方面致力于提高檢查結果的精確度,另一方面盡可能降低檢查對人體的副作用。如:
以往對子宮癌的篩查一般只做宮頸細胞診,這樣有可能漏掉宮體部位的病變。癌研有明醫院通過升級檢查方式,能夠同時對宮頸和宮體進行細胞診,將診斷結果的可靠性提升到接近100%。
癌研有明醫院通過使用擴大內視鏡與NBI(Narrow Band Imaging)系統結合的新技術,能夠把胃鏡影像放大到原來的80倍,可以更清晰地觀察黏膜形態及血管網。一般體檢只能發現厘米級的腫瘤病灶,但是在癌研有明醫院,發現的胃癌患者96%病灶都在5毫米以下。
癌研有明醫院除了普通腸鏡,也開始應用了新的技術。他們可以用計算機斷層掃描對腸道進行一系列成像,最后生成完整的虛擬影像,幫助醫生觀察出腸道中極微小的病灶。
篩查早期肺癌的有效方式是低劑量螺旋CT。這種檢查本來輻射就比普通CT要低,大約每次平均輻射量在0.61~1.50mSv(毫西弗),但癌研有明醫院通過多次調整攝影條件,在2016年將該院的低劑量螺旋CT輻射量降低至0.12mSv,對體檢者來說更加安全。
聽完鄒媽媽講述的日本體檢過程,再對比我們在國內長年接受的那些體檢,不禁想問:這真的是同一種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