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分析儀器行業市場現狀以及發展前景分析
摘要:近幾年,輸注器械設備隨著節能降耗、低碳經濟、民生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持續發展以及國家對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國家的長期國策和戰略部署,并帶動了風電、核能、智能領域、高鐵和軌道交通、高端智能裝備等一批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近幾年,隨著節能降耗、低碳經濟、民生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持續發展以及國家對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國家的長期國策和戰略部署,并帶動了風電、核能、智能領域、高鐵和軌道交通、高端智能裝備等一批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近日,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包含近年我國實驗分析儀器制造數量、我國實驗分析儀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等,反映了近年來我國實驗分析儀器行業的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后,分析了2020年中國實驗室分析儀器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產品門類、品種比較齊全,布局較為合理,且已具備可觀的技術基礎和生產規模。我國已成為亞洲除日本以外的最大儀器生產國。
近年來,我國儀器儀表產業規模持續擴張,現已成為我國裝備制造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尤其是隨著國家大力振興高新產業、推進兩化融合,國民經濟各行業自動化程度逐步提高,為儀器儀表帶來了可觀的需求增量。
作為儀器儀表產業重要的細分領域,實驗分析儀器是典型的高附加值、技術密集型產業,近年來技術水平發展迅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根據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共計制造實驗分析儀器2786968臺/套,相較于2018年的1971477臺/套,產品需求和有效供給實現躍升。2019年我國實驗分析儀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3.87億元,在儀器儀表產業中的收入比重為3.51%;實現利潤總額44.27億元,占比5.22%。
實驗分析儀器近年已步入高速度、高質量發展時期。收入規模和盈利能力方面,根據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實驗分析儀器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3.87億元,在儀器儀表產業中的收入比重為3.51%;實現利潤總額44.27億元,輸注器械設備占比5.22%。2016-2019年上述各項指標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且歷年利潤比重均高于收入比重,說明我國實驗分析儀器細分行業的盈利能力高于儀器儀表產業平均水平,發展態勢良好。
近年來,伴隨國家轉型升級進程的深入推進以及新材料、輸注器械設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的迅速發展,實驗分析儀器的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食品檢測、醫藥研發和檢測、醫療診斷、商品檢驗、材料分析等行業,在產品研發、輸注器械設備檢測等關鍵環節扮演著重要角色,輸注器械設備為各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基礎支撐。另一反面,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發展將為上游實驗分析儀器帶來可觀的需求增量,也將對儀器產品的性能、精度、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從而成為實驗分析儀器行業技術升級和產品迭代的源動力。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從而形成正向反饋效應。
檢驗檢測行業是實驗分析儀器和樣品前處理儀器的主要下游市場,涵蓋環境監測、食品安全檢測、醫療檢測、工業檢測等細分領域。相較于全球市場而言,我國檢驗檢測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近年來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2013-2019年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營業收入從1398.51億元增長至3225.0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4.94%。與此同時,檢驗檢測行業整體的快速發展也為相關儀器設備的規模擴張提供支撐。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數據,2013年我國共有各類檢驗檢測儀器設備328.10萬臺/套,輸注器械設備此后保持逐年上升,2019年增長至710.82萬臺/套,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75%1。預計未來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收入和相關儀器設備數量均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未來,在政策利好、各下游領域檢測需求不斷升級等因素的驅動下,我國檢驗檢測行業仍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將帶動上游樣品前處理設備等實驗分析儀器的采購需求,為儀器供應商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12月17日,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第六屆會員大會上,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會長南存輝在中電協工作報告中對五年來電器工業行業運行情況做出總結。